查看: 1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复之事,“全”愈之志——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主任陈卓铭专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4 13:0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后来陈卓铭去了台湾、香港学习,产生了一个想法:神经内科并不能把人完全的医治好,我要追寻痊“愈”。
“夜雨潇潇不见停,遍寻四海良方,只为病者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康复科主任陈卓铭在他二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医人无数,他始终坚持对病人负责到底的态度,为病人做长期、必要的康复治疗与训练,在很多患者眼里,陈卓铭已不仅仅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而是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用他不太高大的身躯,点燃了一个个即将熄灭的火光……
我们采访的前天,陈卓铭刚从美国学习回来,他开玩笑道:“我还在倒时差。”身材并不魁梧的他,头上已有少许华发,一件普通的白大褂与一双有些旧的皮鞋,很难让人与那个通过国家二十余项课题,研制出供给500多家大医院及特殊教育机构使用的语言障碍诊治仪的学科带头人联系起来。
坚持不弃,只为患者痊愈
陈卓铭在医疗的路上已经走了二十多个年头,他尤其擅长成人及儿童脑损伤失语症、自闭症、脑瘫等疾病的治疗,这些年在海内外都有一定名气。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将医学与当时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研制出语言障碍诊治仪,成立了“语言障碍中心”。于2005年获得医学特色项目“认知障碍诊治”,成功进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脑损伤与认知障碍研究室,又研制出“认知障碍诊治仪”。“我希望能完全医好病人”,采访中陈卓铭反复强调着这句话,这也是他一直坚持,从未动摇的信念。“我从1989年开始在神经内科工作,就看到一些病人,比如说好好的一个小伙子,突然脑出血、脑梗塞了,之后经过初期的治疗,他可能很明显有好转,但是很重要一点,就是他会有后遗症,比如说肢体偏瘫,不会讲话,记忆力衰退。”后来陈卓铭去了台湾、香港学习,产生了一个想法:神经内科并不能把人完全的医治好,我要追寻痊“愈”。
大病初愈的“愈”,按照一名康复科医生的要求,并不像字面上理解的那么容易,一个病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康复疗程在陈卓铭所在的康复科是司空见惯的事,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一个医生的医术,更是一个医生的耐心与坚持。“我不会放弃他们,坚持下去,总能看见希望。”陈卓铭之前的一个病人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他是一个广西的大学生,2004年进入的大学,大学二年级突然发高烧,后被诊断患了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失语,恢复了一年多,肢体功能恢复还可以,但就是不会讲话,父母带着孩子去北京、上海都看过病,后来辗转来到华医康复科进行治疗,“大概是2006年找到我们医院,通过训练他明显有恢复,但是康复训练不是一两天就完了的,于是他的父母就在医院附近租了个房子,一直陪着这孩子在这训练,训练了一年多,虽然他理解还是不行,但已慢慢能讲一些话了。”后来,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这个大学生的父母就把家就从农村搬到了城市,“这时我们不单要面对他的疾病及语言功能,还要面对他在广州大城市下的生活处境及康复心理,要让他有战胜自己的信念,不会自卑,然后再慢慢治疗,对他的整个的影响就很好,”在陈卓铭不懈的坚持与治疗下,这名患者现在已经能够自己摆地摊卖一些东西,简单的对话也可以完成,成为一位自食其力的公民。这个病人还做起公益事业,用他的残余能力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他还帮我们管理了我们的语言病人群,为与他有同样遭遇的同伴服务,现在他在淘宝开了个店,卖一些东西,像我们一样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
勇于改变,开创康复新纪元
很难想象,陈卓铭在成为康复科主任之前,竟做了十几年的神经内科医生。谈起自己的跨度,陈卓铭回忆:1989年初到医院实习,他就觉得神经内科挺好的,因为脑袋是人体的“总指挥”、“司令部”。“能治疗‘总指挥’的科室好!有挑战性。”他一头栽进神经内科后又觉得:脑袋中的“总指挥”是语言和思维,研究语言和思维更有挑战性,于是就这样在这条道路上走了十几年。目前以陈卓铭主任为核心的华医康复科团队已实现了科研产业化,借助产学研用一体化,拥有43项计算机版权及专利,是同行中真正的科研纳税户,科研企业获广东省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证企业。科室及校办产业共同承担国家基金、国家863、十二五支撑计划、广州市重大民生专项等研究项目,目前总科研经费200多万。通过500多个使用单位的应用,每天都有大量的失语症、自闭症、痴呆、构音障碍、认知障碍等患者得到康复治疗。每天都有聋儿在学习口语发音,逐渐实现“聋而不哑”的新人生。
谈起他的成长经历,最让陈卓铭念念不忘的,是父母的教诲与点拨。陈卓铭出生在广州天河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学的是理工科,母亲学的是农科,均为高校教授。文革时他的父母在乡间接受劳动改造,那时在农村,最欢迎的劳动改造对象就是医生,因为医生可以给他们带来直接的好处。在父母的熏陶下,陈卓铭与其妹妹都走上了行医路。谈到这里,陈卓铭以与妹妹及妹夫的家庭竞争为自豪,1999年陈卓铭与其妹夫分别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山三院申请副教授职称,可惜两人都落榜了;2000年两人还是没到晋升年龄,但是两人继续申请副教授并获成功。日前,两人又同时传来喜讯,两人分别在暨大及中山三院双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父母的榜样作用造就了下一代两个教授,并招亲一个教授,三人均是天河区两个三甲医院的中层干部,都成为了医院的栋梁。
厚德笃行医人更需医自己
目前国内医患纠纷此起彼伏,医生的形象一再受到负面的报道,谈起这些,陈卓铭也深有感触,他认为国外的医疗制度,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在他看来,我们国内的临床医疗水平、设备都不差,甚至某些医院比国外还强,“但是国内的系统管理远不如人家,包括社会的医保制度、管理制度不如人家。”陈卓铭说,“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与提升自己的修养,美国那边的支付方式使医患之间是不涉及钱的关系,医生给病人看病是专业的付出,他们并不会直接拿到患者的钱,患者的付款在第三方管理呈现,通过保险公司等机构衡量‘钱’的问题,医生和病人只谈医疗服务。”
何谓“名医”?陈卓铭用一生对治愈患者、对医学研究的不懈坚持,诠释着这一概念,“‘名医’并非教授、主任的头衔,而应该是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人民群众,要有病人找你,即我们常说的病源,这种病源,靠的是口口相传和良好的口碑。另外一点就是同行,我所说的同行不是说医疗这个行业,而是细分行业,比如在我们这个康复科,同行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